2)第一百一十章 围观_寒门贵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守,彼此相熟,算是神交的画友,眼力和见识都在水准线以上。

  顾允笑道:“多亏了一位朋友的提醒,让我领悟了迁想妙得的境界,所以这段时日略有寸进……”

  徐佑对他有过交代,迁想妙得的事不可对外人讲,全当是他自己的体悟,要不然顾允急着为徐佑扬名,哪肯把功劳独占?

  “迁想妙得?”

  杜安心痒难耐,这是什么高深的境界?怎么从未听人提起过?正要继续追问,张桐拉开了他,道:“杜彦先,画作的事我们不懂,你私下里再向府君请教。现在先让我找找,看自己在画中何处……”

  杜安笑骂道:“就你性急,不必找了,三楼东侧那个尖嘴猴腮的人,就是你了!”

  “是吗?我瞧瞧,嘿,府君妙笔生花,画的可真像!”

  又是一阵大笑,凡是有张修永在,就不会觉得烦闷。大伙纷纷发表己见,自然都是溢美之词:“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画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线条紧劲连绵”、“春云浮空,流水行地”、“敷染容貌,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更显精致”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等赏过了画,众人请张紫华在画上题诗,然后收集这几日来所有士子吟唱的诗赋,整理成册,只等下山之后,结集对外发行。

  文人雅集,既为定品,也为扬名,更为传唱,所以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结订成册的诗集要在市面上流传,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热度不减,有热度就有人气,人气日积月累,就有了名声。

  文人重名,所以此事很是要紧,张紫华交给陆会操持,算是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又是一番热闹,已到了午后,浩浩荡荡一群人从孤山下来,走段家桥上岸。还没到岸边,就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要不是钱塘县的衙役拦着,估计徐佑他们连桥头都过不去。

  顾允笑道:“这都是为了看你而来……”

  话音未落,响起震天的呼喊声,“徐郎君,徐郎君在哪?”

  “快看,快看,哪个是徐郎?”

  “人面桃花,自是人中至美的那一个!”

  “诗至美,人未必!”

  “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句道尽了世间的诗情,可想是个温柔君子!”

  “徐郎,可有妻室了吗?”

  各种杂音钻入耳中,甚至有大胆的女郎也不管不顾谁是徐佑,拿着贴身的丝帕、香囊和水粉往这边扔过来。大多士子抱头鼠窜,只有张桐恬不知耻的捡起扔到脸上的丝帕,放到鼻端嗅了嗅,还不停报以微笑,状极酣畅。

  好不容易从人海中脱身,大家一个个狼狈不堪,有几人的腰带都被扯掉了,互相指着大笑一番,然后就此辞别,各奔东西。折腾了一日夜,谁也撑不住了,早点回去休息才是正经。

  顾允公务繁忙,耽误这些时日,回吴县之后不知要忙成什么样子,也就没有和徐佑同回静苑,只是交代他过了年到吴县一晤。其他人也纷纷来跟徐佑道别,不少脾气相投的人还约定了再见之期,比起雅集前在西村渡口无人搭理的窘境,几乎天壤之别。

  曲终人散,徐佑正要离开,左彣带着吴善和李木出现在身后,齐齐喊道:“郎君!”

  徐佑回头,笑道:“你们可算是追过来了,刚才人太多,还怕你们没跟上。走,回家去,一晚没睡,眼皮子都睁不开了!”

  “郎主,不可”

  吴善和李木同时阻止,徐佑奇道:“怎么了?”

  “何郎君交代,让郎主先去找家逆旅避一避,等晚上无人再悄悄回府!”

  徐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道:“风虎,什么情况?”

  左彣苦笑道:“静苑门口也候了不少人,争相目睹郎君的风采……”

  徐佑愕然,道:“我在山上这七日,到底发生了何事?”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