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风清舟在鉴_寒门贵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畅笑声不知何时已经沾染了挥之不去的血腥味,记得当初徐佑曾告诉何濡:不出十年,沈越必定名满天下。这才过去五年,他就在金陵城里闯出了名气。

  才华如锋芒,时机到时,自会脱颖而出。沈越不是嫡出,不会武功,在武力强宗的沈氏并不显山露水,也没有受到任何重视,可就是这个人,胸有韬略,实有过人之能,绝不能小觑。

  “何止认得?我在义兴时,大多数时光,都是和他一起度过的……”

  “那便是了!”冬至瞧徐佑心情不佳,有意活跃气氛,笑道:“袁二痴心归痴心,却也不是傻子,每逢小郎有新的诗作或者文章问世,丹阳公主必定早早买入府中,赞誉不绝于口,久而久之,有传言说丹阳公主对小郎似有情愫,所以这次在袁府发生争执,也不算无妄之灾。”

  徐佑无奈道:“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我上哪说理去?”

  逆流而上,沿途所见的贡使商旅,舟以万计,大鳊小艒,装载着钱米布绢,无船不满。徐佑正感叹商业繁茂之时,冬至站在身后介绍道:“大楚江道万里,通涉五州,自扬至益,东西之间陆路断绝,全仰仗这条长江水,所以《三洲歌》里唱道‘送环板桥湾,相待三山头,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

  “三洲歌?”

  “三洲歌是金陵往来的商贾们在码头离别时对答酬唱的歌谣集。”

  徐佑笑道:“谁想吴歌西曲之外,还有三洲歌?可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风平浪静,波澜不惊,这些年挂着徐字的货船往来各州,遇到的截杀和冲突不在少数,幸好这些年左彣悉心训练的部曲愈发精锐,那些时不时会在长江上出没的抄贼也知道欺软怕硬,知道徐氏的船不好惹,很少冒出来自找不痛快。

  七月十一日午后,抵达金陵城外,屹立百年的巍峨帝都,破开初晓的雾气,在金光灿烂之中,缓缓呈现在徐佑的眼前。

  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不过,徐佑的视线,最先投向的,是位于金陵西南的那座石头城!

  孙权以“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有帝王之气”而在此间建都,后又在清凉山西麓筑石头城,周长约七里又百步,北缘大江,南抵秦淮河口,依山傍水,夹淮带江,险固而有威势,从孙吴开始,就是南朝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欲夺金陵,先取石头,为兵家必争之地。

  石头城南边开二门,东边开一门,西侧也有一门,总共四道城门,易守难攻。但可笑的是,每当决定王朝命运来临的关键时刻,被寄予厚望的石头城从来没有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还是那句话,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当民心尽失的时候,区区一座石头城,又怎么能逆天改命,扭转乾坤呢?

  经过石头城,就进入长江和秦淮河的交界处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