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八章 镇会之宝_鉴宝直播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镇会之宝,确实足够了。

  “大家现在看到的,只有九行,残损了四行。从纸质来看,是麻笺本,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麻纸,属于东晋时期流行的纸张。

  根据我对纸张的断代,它应该是魏晋时期的产物。

  再看书法,字法端劲,是书家所难。偏旁自见,不相映带;分有主客,趣向严整。这也符合王献之的楷书风格。”胡杨解释道。

  从这幅作品来看,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胡杨的话,总结为一句,那就是:这就是王献之的真迹。

  要不是今天来书协,恐怕很少世人会知道,王献之的真迹《洛神赋十三行》并没有失传,而是被珍藏在书法协会里面,并且充当镇会之宝。

  其实,这世界上,有些所谓的失传宝物,很可能就珍藏在某人的私人宝库里。

  只不过,有些人低调,不想惹麻烦,所以一声不响,也就让大家误认为,那件宝贝已经失传。

  “《洛神赋十三行》,我家好像也有一幅,不知道什么年代的,改天找胡哥帮忙鉴定一下。”有观众发言道。

  “哥们,真的假的?你家缺不缺厨师?本人刚考的高级厨师证。”

  现在厨师考核分五级,高级厨师,属于第三级,也相当厉害了。

  “汗!《洛神赋十三行》又不是王献之的,能值多少钱?想当私家厨子,也得先看看情况呀!”

  ……

  胡杨笑道:“那可不一定,王献之写的《洛神赋》不止一份,所以,大家不能断定,外界的《洛神赋十三行》就一定不是王献之的。”

  他表示,假如被鉴定是王献之的真迹,拿出来拍卖,估计是千万级别的。

  那么,几乎是一夜变富豪呀!

  大家对刚才发言说,自己家也有一幅《洛神赋》,没有太放在心上,明白那是宝物的可能性极低。

  《洛神赋》作为千古名章,书写它的人,各朝各代都有无数,就连近代也不例外。因此,那是王献之的真迹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刚才,大家也就是调侃一下而已。

  可是,发言的那位朋友,他却是认真的。自己家真的有一幅和书协展示出来的差不多,只不过是完整版,看纸质很古老,边角处甚至已经烂掉。

  他猜测,即便不是王献之的真迹,也一定是有点年头的,也算是古董名字吧?

  那么,就肯定值点钱啦!

  什么一夜暴富,他没有想过,只要能卖个几万,甚至几千元,他也满足呀!毕竟家里穷,等着钱用。

  他越想,越坐不住,忍不住给胡哥发私信。

  胡杨想不注意到都难,那家伙一连发了二三十次。于是,给他回了一句:兄弟,哪里人?来首都方便吗?太远的话,你可以等等,或许以后我会去到你家乡市。

  那人连忙表示,自己家住天*津,去一趟首都并不远。

  “一会,你加一下刚才公开的微信,拍一些照片给我,我再告诉你,有没有必要来。”

  如果很明显,那就是近代的,就没必要浪费车费啦!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