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地瓜到底是谁送的_农门长姐种田忙,空间千亿物资心不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走一趟。”

  张氏拉了牛二眼一下,“万一......”

  “娘,管他什么万一呢,我哥人好,脑子又聪明,说不定真在青平庄混出来了呢。”

  他恨恨地说道:“咱们亲自去青平庄上看看到底好不好,省得村里人总管咱家叫土匪窝。”

  牛浩有点尴尬,“朝廷都说青平庄好,我们肯定能全须全尾的回来,老嫂子你就放心吧。”

  张氏抹着眼泪点了点头,自从牛大眼投靠了青平山,全村人都对他们家冷嘲热讽。她哭,除了觉得委屈,也是心里想念牛大严三人。

  牛浩劝了张氏几句,便和牛二眼约好,等分配好地瓜后就出发去青平庄。

  青平庄和靠山村的管事们知道了那一千斤地瓜的事都很感激康悦然,并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对康悦然忠心,绝不背叛。

  管事们心存感激,灾民也都夸康悦然仁义。

  五万五千斤地瓜收获了这么多人心,柴世景对康悦然更是志在必得。

  有了二十万斤地瓜,码头上的劳工一日三餐都能吃得很饱,干起活来更是卖力。

  附近的灾民听说了以后,都携家带口从城门外转移到了和顺码头附近。

  日日闻着饭香,灾民们谁心里也静不下来,他们也想去码头干活,奈何码头从不招工。

  打听到牛大严是劳工的管事,几十个年轻力壮的灾民在牛大严回青平庄的路上拦住了他。

  牛大严努力维持镇定,从驴车上下来,“各位好汉,你们......”

  他的话还没说完,灾民就集体给他跪下了。

  这伙灾民的小头目叫卢新,他磕了个头,哀求道:“牛管事,我们都是和顺码头附近的灾民,朝廷的赈灾粮太少,家里人口多的仍旧饿的没力气。

  我们也想去码头干活,求求牛管事收留我们吧。我们都是农户,都是老实人,也有力气,是真心想找个活干给家里挣口饭吃,我们绝不闹事。”

  看着一张张因饥饿而消瘦又苍白的脸,牛大严想到了自己。他拉起了卢新,“各位都起来,先起来再说话。”

  众人很顺从地站了起来,牛大严心里满意了几分,这些人很听话,关键是没有跪在地上撒泼,强逼着他同意。

  “不瞒各位,我也是灾民,投靠青平山后遇到了我们大东家才有了口饱饭吃。我理解你们的处境,也相信你们说的话。

  但和顺码头已经有了一千多劳工,用不了那么多人。等回到青平庄,我会求我们大东家想想办法的,我们先别急!”

  有人说道:“我们愿意去青平庄,也愿意去靠山村!”靠山村的灾民住上了新房,他们都羡慕的不行。

  所有灾民都想去靠山村,“靠山村可安排不下你们这么多人,我答应你们一定会求我们大东家想办法的,你们再等等。先回去吧!”

  一句再等等,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大家都不想走。

  牛大严又劝道:“你们先回去等消息,围在这里我也解决不了呀。”

  要安排这么多人的确不是立刻就能解决的,卢新道:“那一切就拜托牛管事了。我叫卢新,我们就在和顺码头东边,很好找的。”

  说完,他带着众人离开了。

  牛大严喘出一口气,又提起了一口气,这么多人可怎么安排啊!

  回到青平庄,他去找康悦然,把卢新的事说了说。“自从码头开始建,码头附近就开始有灾民聚集。

  现在都快排到官道上了,男女老少,加起来没有一万也得有七八千人。”

  康悦然倒茶的手一顿,“七八千?这是全安州无家可归的灾民都来了吗?朝廷不是一直在劝灾民返家吗?”

  “没房、没粮、没钱,回到村里也一样艰难。姑娘,这么多人围在码头上,可怎么办?”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