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三章 联姻戚继光_万历佑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自己则继续驻守平户城,整顿平户商贸。

  之所以是三百五十万两,则是因为除了三家赔的三百万礼钱外,还有从平户松浦家库房里抄来的五十万两白银。

  因为石见银山的缘故,这个时代的倭国大名不缺银子,要不然也不会让倭国在这个时代成为全球贸易中的第三大消费市场,而使得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主要贸易路线,也是把中国的货卖到倭国。

  而像岛津、大友这样的大型大名,岁入白银在两百多万两左右,拿出一百万两对他们而言不难,所以这些大名也就很快就交上了礼钱。

  大明这次征倭因为只派出官兵不过三万余,且没打算灭倭,总军费也就不到两百万两,所以在得到这笔白银后,也算是在这次战争中有赚无赔。

  ……

  紫禁城。

  在戚继光等征倭期间,朱翊钧则带着胞妹永宁公主在东华门上见了戚家未定亲的子弟。

  “你不用再担心下嫁于非良善之辈,而可以择将门子弟为夫婿,只是作为公主,同朕一样受天下荣尊,就得担一些责任,所以你现在只能选表最当为皇亲国戚的戚家子弟。”

  朱翊钧对永宁说了起来。

  已是二八年华、秀外慧中的永宁公主只点了点首,然后偷瞥向了城下戚氏子弟。

  朱翊钧则道:“他们的文章才情,你都看过了,现在再看看面貌,说说吧,你看中了谁。”

  永宁顿时粉面微红,低垂下了头。

  已身怀六甲的杜皇后这时不由得莞尔一笑,接着就拉着永宁的手说:“待会你去我哪里,再告诉我可好?”

  永宁依旧只是点首。

  “怎么样,她定了吗?”

  朱翊钧在杜皇后来乾清宫后,就放下手里的章奏,好奇地问了起来。

  杜皇后笑问道:“陛下就这么想把自己皇妹嫁出去?”

  “自然不是,只是越是不想面对越是在心里把这事当回事,但说起来也的确不是什么大事。”

  朱翊钧说道。

  杜皇后则在朱翊钧右侧坐了下来:“还是戚兴国。”

  朱翊钧听后点首:“按照司礼监奏上来的情况是,此人喜静寡言,好观星辰物象。朕看他奉朕旨意写的表明志趣的文章,则是说天地万物存有至理、他要穷究天地万物至理,听上去应该是喜与物相处不喜与人相处的,应该是个闷葫芦。”

  戚继光有五个儿子,分别是戚祚国、戚安国、戚昌国、戚报国、戚兴国。

  尽管戚继光本人文化水平不低,写得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样的诗句,也和王世贞这样的当世大才子在诗文上也常常唱和,但给自己儿子的名字却取的没那么文绉绉。

  而从戚继光这几个儿子的名字就可与看出,他是真的很爱国,也希冀自己的几个儿子都能对国家有所贡献。

  但是朱翊钧不得不承认的是,戚继光的几个儿子都点错了技能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