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三章 囚犯徐阶面圣_万历佑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明显,张居正在离开京师前于官邸对朱翊钧说的话,对朱翊钧产生的触动很深。

  朱翊钧也因此,决心尽好自己这个皇帝的职责,在大的方向给大明子民指引一个方向,建立起新的希望。

  人只要还有希望就不会厌世,乃至轻视生命,无视对他人的尊重。

  国家只要还有希望,就不会出现国运衰退,不会出现亡天下的情况。

  而在朱翊钧想着如何在亲政后开启自己的治国理政第一步时,张居正奉旨撰写的治国理政之遗书也送到了御前。

  朱翊钧认真看了一遍。

  他不得不承认,张居正的确是按照他们君臣二人对理论建设的设想,写好的新的经学书籍,也总算是把实事求是与天下当以汉为尊的理论,用一种借圣人言的方式而有逻辑的联系了起来。

  朱翊钧自认自己是写不出来的。

  毕竟思想类理论构建不是简单容易的事。

  “陛下,如今元辅已归,而陛下也通达文章,所以讲读是否应当就此取缔,而以后只定期经延与视朝即可?”

  而在朱翊钧收到张居正奉旨撰写的治国理政之思想书籍时,张四维也在这一天开始请示朱翊钧是否继续讲读。

  “先生既已去,讲读之制自然也没有再存在的必要,也算是让天下人知道,朕已完成先生对朕的教导。”

  “只是待徐阶进京后,记得拟道旨,着阁臣公卿与翰林院那些鸿儒们,与朕去国子监,让枢密院的戚继光和亲军卫的李如松、麻贵、陈璘与朕同去。”

  “还有礼部的沉鲤、吏部的王锡爵、太常寺的王世贞也随扈一起去。”

  朱翊钧则在这时说了起来,且吩咐道:“告诉他们,有先生留给他们的探讨治国理政与古今学问之私信文章者,皆可带上。”

  张四维和申时行等皆有些惊讶。

  且张四维这时还主动拱手说道:“陛下,徐阶乃辜负皇恩的奸人国贼,岂能随扈去国子监这等清流之地,而辱国家之士?故臣认为,不能让徐阶也去,此人当速速明正典刑,方能明法纪,正人心!”

  “需要他去!”

  “他和先生皆是三朝元辅中的关键人物,他徐阶曾经更是清流代表,但结局却大为不同;”

  “他不去,怎么能让清流们对治国理政有更深刻的认识?”

  朱翊钧问道。

  张四维听后只得拱手称是。

  徐阶也就万历十年的九月初六这天到了京师。

  朱翊钧特地在云台门宣见了他。

  而徐阶本人在进宫时,就对自己这一刻的经历不甚唏嘘起来。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以囚犯的身份进宫面圣。

  徐阶开始想到了自己昔日中第进宫鸿胪唱名的时候,那时的他还是敢言敢恨的少年郎。

  接着,徐阶又想到了自己与严嵩同殿为臣的日子,那时的他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徐阶自然也想到了自己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