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章 皇嗣教育_万历佑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庙说的是不许深文周纳,非不准循《大诰》制,不准鼓励民告官。”

  “朕只是查问民情,至于到时候所告之事,是有罪还是无罪,依旧由三法司审问后于朕知道。”

  “卿不必担心会有诬陷的情况出现。”

  “何况,若真的有奸邪之辈,故意编造大量举报之事来累朕,而朕就真的有精力去处置,到时候自然还不是要依赖诸卿?”

  朱翊钧说着就问起申时行来。

  申时行拱手:“陛下说的是,只是这样,臣请陛下早令皇长子读书,以免后世有不职公卿欺天子不智,而更加擅权害人!”

  “岂止是要早令读书,得有完整的培养储君制度出来!”

  “只是,有时候储君即便依礼而定,也难免被天夺其意,卿觉得这当如何办?”

  朱翊钧问道。

  申时行再次拱手:“陛下所虑的是,只能其他皇嗣也一并读书培养,若为君自能永保天下盛世,若为藩自能守礼知制而更不易为近幸所惑。”

  “只恐因开智而野心大炽啊。”

  朱翊钧道。

  “请陛下相信天下臣民,在新礼影响下,必也跟着开智!”

  “而如此,除个别奸邪小人,多数臣民必不愿意国家分裂,而任野心大炽者阴谋得逞,何况皇嗣们受的是正道教育,相信他们越聪明就会越知道人贵在克己。”

  申时行回道。

  朱翊钧颔首:“家国天下!只要有家有国有天下,就难免有纷争,朕知道难以避免,不过若国家一直在越来越强盛的路上走,这种纷争想必就会越没那么激烈。”

  “陛下圣明!富而知礼,国家若更富,则人人会更知礼,皇亲贵胃也自会更愿意循礼守仁而不倾轧也!”

  申时行回道。

  朱翊钧笑了起来:“既如此,师傅便与诸公卿于政事堂议一议,如何完善皇嗣出阁读书的制度,如需几岁开始进学,所学内容当为何,当达到什么标准方准立事。而后对于太子当进行怎样的特别教育,议好后由内阁题于朕观览。”

  “遵旨!”

  申时行领旨后就回了侍御司,而在见到诸公卿后,便对孙继皋吩咐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以陛下欲广纳人言、悉知风俗吏治为由,拟陛下征天下之言的谕为诏书,且加上若有冤令法司会审的话。”

  孙继皋拱手称是。

  这时,次辅潘成便问道:“这么说,陛下还是执意要鼓励民告官?”

  申时行颔首,笑道:“陛下是信任执政的,故敢于如此做,而仆则因此请陛下加强皇嗣教育,陛下已准仆所奏,传谕于我们诸执政,合议完善皇嗣教育的制度和内容。”

  “这样便好,允民告官,倒不是真的怕民众敲诈上官,乃至官与官之间裹挟民众互相倾轧,而是怕将来之君不明,反觉公卿借此搞党锢之争,而认为公卿皆当杀。”

  潘成听后说道。

  戚继光也跟着说道:“是啊,虽说是民只告诸事于天子,但最后审刑定罪肯定还是公卿来,毕竟天子难细查端倪,所以,这样做是加强了公卿之权,只怕后世之君未必愿意让公卿借民意逼天子,若后世之君皆圣明如陛下,自不会如此。”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