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二十章 争惠民皇恩,江南大输!_万历佑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历佑明正文卷第五百二十章争惠民皇恩,江南大输!“启奏陛下,臣认为这次不当免江南重税,当免山东、京师、凤阳的马价银与草料银,废山东班军制度,先进一步解北方这几地百姓之困。”

  “一是北方本就不及南方富庶,所以实际负担反而更重,尤其是需缴马价银与草料银以及被抽为班军运粮的山东军户!”

  “正因为北人负担实际更重,所以大量北人南迁,而不是南人北迁,也造成北地抛荒严重,所以当进一步惠北方之民。”

  “二是之前江南抗税严重,南直地区先有抗丝绢税改制之乱,后又抗官绅一体纳粮当差之乱,乃至炮轰钦差,自立官衙,可见江南读书人多反骨少忠义,故未认真引导民众,使民风不朴,此次减免税负之恩当不先惠江南,使其羞惭,而能重振风气。”

  “三是这次银元值粮之价大涨风波,据臣访查得知,趁着国家银元大涨而动乱时还大肆贱卖家产暗囤银元者,以江南豪右为最,亦可见江南豪右多无国家之念,多对新礼的认识与宣教不足,当先不惠他们,使其知道教训。”

  朱翊钧和他的执政公卿们的确在得到石见银山后,有考虑进一步实施一项减免税赋的大善政,以达到惠民的改制目的,毕竟要想进一步激活大明商品经济,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减免税赋,毕竟只要上面少收一点利,下面的确就会多一点利,百姓消费能力自然就会提高,经济自然就会更加繁荣。

  但在廷议该减免哪地哪项税负时,户部尚书王遴直接否定了阁臣王锡爵提出的先免江南重税的提议,而提出了自己的一番理由。

  王锡爵一时不好作答,只得愧色满面地退回了朝班。

  申时行和许国也都相视一叹。

  没办法,因为王遴的确说的是事实,不说别的,光是海瑞这样的名臣昔日去南直收税,都能遭到炮击,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所以饶是南直地方的大臣想争也不好再争。

  朱翊钧也在这时颔首:“卿说的是,那就先免京师、山东、凤阳的马价银与草料银,废山东班军制度!”

  “至于江南士民,亦朕赤子,然国家未到极富之时,宇内未完全王化,故且先再等等,若从此洗心革面、爱国忠君,而使天下有目共睹,或可不用等太久。”

  朱翊钧这么说,大学士刘应节、张学颜,户部尚书王遴、礼部尚书于慎行等北方籍大臣皆大拜在地,饱含热泪:“吾皇仁德如天!臣等代乡民叩谢吾皇!”

  大学士申时行、王锡爵、许国,兵部尚书殷正茂等则在这时拱手称道:“臣等谨记圣训。”

  “仆早就劝过不少乡人,要多体谅朝廷,不要动不动就闹就和朝廷作对,他们偏不信,结果现在好了,两次大善政,结果都未惠及江南,仆这个元辅也因此没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