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七章 杖毙胥吏_万历佑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下已至万历三年的六月。

  炎日高悬,正是王孙摇扇时。

  朱翊钧在从文华殿讲读回来后,也只能待在有冰去热的消暑殿内看书。

  而等到手倦抛书,欲困将困时,朱翊钧则因见张鲸正指挥人搬新的冰块进来,便问道:“南北两直可有新的章奏送到?”

  朱翊钧深知,自己想大明武德充沛,根本上还是得财力充沛。

  所以,朱翊钧最关注的还是清丈田亩的事。

  这关系到他明年还要不要继续找一两个大官抄家,要不要进一步试探天下官僚底线。

  要知道,嘉靖虽深居后宫,放权给内阁,且开始在内廷文渊阁给内阁大学士扩建值房,乃至配备下属官员,也包括开启募兵制,允许将官自行募兵,进而出现了戚家军,但却始终没有放松过对户部的监管,对天下财政的监管。

  饶是万历历史上于后期再懒政,可对抓钱这件事从未放松过。

  张居正告诉他唯兵与钱不可假于他人的话,他还是听进去的。

  现在的朱翊钧自然也一样,他必须要将搞钱放在第一位。

  任何年代都一样,没钱难聚兵。

  “回皇爷,海部堂倒是有新的章奏到,说已通过清丈追缴出去年该解进京的三百万多石税粮和一百多万两金花银进京。”

  张鲸言道。

  所谓金花银是指宣德时开时形成制度的一种准折税粮为银的一种税银称呼。

  设此制度主要是为便于在江南耕作官田的下等户百姓能够通过自己的勤劳副业所挣白银缴纳税赋,而避免受重税盘剥太重,也避免因官田税重而弃耕。

  而金花银主要是用作皇帝赏赐与发放武官俸禄使用。

  朱翊钧听后笑了起来:“果然是成效开始有了。看来南直的臣僚们还是很尽职的,考成法也没白推行啊。”

  张鲸也跟着笑道:“皇爷说的是,这追缴出的欠粮都抵得上一年交的漕粮和金花银总数了。”

  “朝廷得到了实惠。”

  “百姓呢?”

  “朕让东厂派人去江南暗中察访清丈田亩对百姓影响,可有回奏?”

  朱翊钧问道。

  张鲸回道:“暂时还没有回奏。”

  朱翊钧点首:“一有情况,及时告知朕。”

  张鲸拱手称是。

  虽然这次丈量官民田亩的新政,设计的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不能影响庶民,给官吏滋扰庶民的契机,但要防止政令传下去后不走歪,朱翊钧还是要通过东厂去看看,而不是只寄希望外朝文官。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是他对外朝执政者表明的态度,不代表他这个皇帝就真的不留有一手,而真的只相信文臣。

  这年六月底,南直应天府府衙的班房内。

  “我家真的没这么多田!”

  庶民刘确贤有气无力地坐在房内地上自言自语着。

  而就在刘确贤刚这么说后,就有一队衙役走来,且停在了关他的班房外。

  所谓班房,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