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五十八章 改革军户,给孝陵卫老军发银_万历佑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急递还没到几日,我没注意,还请耀忠兄通融。”

  龚云致回道。

  刘芳誉瞅了龚云致一眼,呵呵一笑:“尔不过一儒籍进士,有何资格与我军籍进士称兄道弟,不知道朝廷现在以军籍为贵吗?”

  龚云致当场怔在了原地。

  刘芳誉这里则让人把梅海抬下去治疗,且说道:“你放心,本宪会替你做主,不会让你这份委屈白受,也不会白白让人践踏贵贱之序!”

  梅海有些似懂非懂地道了声谢。

  而刘芳誉这里则对跟着自己一起来的孝陵卫指挥使梅时吩咐道:“高指挥,把贵卫年五旬以上者喊来,本宪要给他们发养老银,顺便宣传接下来的优军政策。”

  梅时拱手称是。

  按照大明原有的卫所军户制度,卫所军户既要从征去打仗拼命,还要种地,另外从征的衣服粮食等花销还要自己筹备。

  而不从征的军户则要屯田,屯田则要交屯田子粒银,即缴税,还得承担卫所军官安排的劳役。

  甚至有的卫所军官会和地方官勾结,让卫所军户承担地方上的徭役。

  等于卫所的军户是在自己养自己的同时,还要给朝廷卖命、缴税,还要出力。

  另外,按照明初的军户制度,屯军六十以上岁数的以及残疾、年幼的,则令其耕种自食,并没有所谓的抚恤银。

  自然,卫所军户也不会有专门的医疗机构负责治疗其伤病。

  总之,按照原有的卫所制度,除军官外的普通军户在大明活得最惨。

  而也因此,导致卫所制很快就名存实亡。

  在明英宗年间的正统三年,天下军户就逃亡一百二十万有奇,占全国总军户数量的一半。

  到如今一百多年后的万历年间,则更加少。

  现在剩下的军户,要么是军户中的军官阶层和已转型成功的士族阶层,要么是原有军官阶层中的中下层下滑为普通军户而还没来得及逃亡的。

  而虽然卫所军户制已名存实亡,但朱翊钧没有直接废掉,而是开禁,允许普通军户不用逃亡成为流民的方式出籍,而可以直接成为民户。

  同时。

  朱翊钧还借着原有的卫所制,一步步改革培养军事贵族集团,也就是借鸡生蛋,对不出籍的军户提高地位,拉拢为自己统治大明的权力基本盘。

  前面提过,现存军户很多都是原来军户中的军官阶层,要么已经转为士族,要么还有世袭的官职,成为了累世将门。

  朱翊钧要是武断地废除卫所制,无疑,反而会影响天下拥有世袭武职的勋贵将门以及军籍士族的利益。

  因为卫所制直接废除,既意味着许多勋贵将门和军籍士族的铁饭碗就要贬值,如戚继光家的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就会变成一个只能领俸禄的空头官职,而不能负责登州卫的一些政务,这里面自然要少很多好处。

  而要知道,大明如今虽然已经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