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零三章 立碑孝陵,满城红袖_万历佑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历佑明正文卷第七百零三章立碑孝陵,满城红袖当时,本该是阴雨绵绵的天,但在朱翊钧一声令下后,乌云却已逐渐散开。

  如洗的碧蓝天出现在了紫金山上。

  阳光也从白云里成束的出现,洒进了林间,也洒在了朱翊钧的皇冠身上,更洒在了抬碑的壮士那古铜色后背身上。

  没错。

  随着朱翊钧一声旨令下达后,一提前准备好的大碑,就被壮士们抬了上来,开始立在了孝陵。

  朱翊钧和李成梁、王锡爵等公卿大臣都瞩目看向了这大碑。

  彼时,万丈光芒也洒在了这大碑上,透射出莹莹光泽。

  “这无疑是断后世之君恢复旧礼的路啊!”

  “谁要是让盐价米价再涨回去,是不是都没资格来祭孝陵了?”

  同来的南京勋贵代表魏国公徐弘基倒是在这时忍不住对临淮侯李宗城低声感叹了一句。

  李宗城点头道:“岂止是不敢来祭孝陵,只怕还得担心,将来九泉之下会不会被太祖责怪,毕竟有这么利害的天子在前面示范,就算照抄也不该太差。”

  朱翊钧这里则还看向了正熊熊燃烧着火焰的一干表册。

  现在的他的确是在有意用各种方式记下自己的功德。

  因为这让他感到很有意思。

  毕竟现在的他什么都不缺,就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价值获得感。

  朱翊钧在祭祀完孝陵,就离开了南都,往苏州而去。

  而苏州一众官绅在朱翊钧来之前,就已在苏州官员的指挥下,开始准备好了各类接驾事宜,且约束子弟与家奴,深怕再像扬州的盐商一样因为惹怒了天子,到最后连命都保不住。

  所以,朱翊钧到苏州后,倒是没有出现任何意外,只看见了繁华的姑苏城人多如云,到处都是亭台楼阁,于绵绵春雨中颇显得雅静。

  朱翊钧先见了苏州官员后,就直接扶起了列在苏州乡宦首位的申时行,笑道:“申师傅回乡后倒是发福了不少。”

  “承蒙陛下隆恩,造此极盛之世,故臣能高卧于乡野,也就贪嘴纵情了些。”

  申时行笑着回了一句。

  朱翊钧听后点头:“谁是文坛盟主王世贞?”

  这时,已从南京礼部尚书任上致仕王世贞站了出来:“臣见过陛下,士林同仁强加之虚名,终究名不副实,徒惹陛下取笑!”

  “想必卿也有些文坛建树,士林才如此。”

  “卿何必自谦。”

  朱翊钧说了一句,就往城中走去,且走着走着就皱眉:“城中为何脂粉香味这么重?”

  说后,朱翊钧就抬头看见,许多楼阁上,就有女子推开了明瓦窗,一个个浓妆艳抹,不是临栏托腮,就是遮面浅笑,但也的确各个绝色。

  而且,一时间,朱翊钧走过来后,就有许多丝帕落了下来,甚至还有肚兜!

  远远看去简直是落锦如雨。

  “苏州是要用美色迷住朕吗?”

  朱翊钧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