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四十章 南北战略,大明后继有人_万历佑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历佑明正文卷第七百四十章南北战略,大明后继有人“准奏!”

  “但爵就不削了,卿之爵是靠军功而得,而这样的荣誉,是不能轻易褫夺的。”

  朱翊钧说后就把戚继光的自劾章奏接了过来,给司礼监掌印太监黄勋:“批红,着令蓟国公去职还乡。”

  黄勋拱手称是。

  “外人会认为卿离开是因为查矿之事激起民变所致,但朕清楚,卿是为了存朕体面而离开。”

  朱翊钧接着又对戚继光说了一句。

  “能为君父受过,乃臣之幸。”

  戚继光拱手作揖回了一句。

  朱翊钧则没再说什么,只淡淡一笑。

  眼下已是万历三十年,朱翊钧已年届四十,而戚继光这些老臣,虽然因为这一世没有对天子和朝政失望,且在权力这味灵丹妙药的帮助下,都比原历史上多活了不少岁数,但也还是都难抵岁月的摧残,而渐渐身体有些不支。

  戚继光本身就已疾病缠身不说,整个人也的确不及以前反应灵敏,故而在这个时候退休也是应该的。

  朱翊钧虽然不希望百官们太安逸,但也是允许老迈之官有几年清福享的。

  不过,在戚继光拜别朱翊钧而离京前夕,朱翊钧则召见了李成梁,让他和戚继光二人最后一次对坐在了自己身旁。

  “这里只有我们君臣三人,没有文臣。”

  “朕这样做,只为单纯从戎政角度,想再听你们说说,接下来,除征讨莫卧儿以广耕田外,还有何要行之戎事。”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故征伐之事,朕不能不重视。”

  勤政殿内,香炉正生紫烟,胡须愈浓的朱翊钧这时则看着二人先说了起来。

  戚继光这里先起身拱手回道:“回陛下,以臣愚见,当今国朝,在戎政方面,当南北并进,其中,南边应该广开耕田与商埠,北则当绝人口、毁耕田、建大路,设要塞。”

  “陛下,臣附议!”

  李成梁这时也跟着起身回了一句。

  因为李成梁这么说,戚继光则瞅了他一眼。

  李成梁注意到了戚继光的眼神,知道他不能劳神,便继续言道:

  “盖因,国策要顺天时而动,才算切合实际。”

  “而如今,整个北方的气候是一年比一年冷,粮食产量是越来越少,照此下去,如果还任由一些汉人往北方迁徙,鞑虏继续在边外靠贸易与采人参与渔猎放牧过日子且继续繁衍生息,恐这些北方的人迟早都会因为北方天时持续恶化,而到连耕种都不能耕种,甚至贸易都不能维持所需时,就会直接南下寇掠。”

  “甚至,他们可能会自推强主,起灭我大明社稷之野心。”

  “而且因为贸易,让北方胡虏可以融锅成箭、取胶做弓乃至联姻边民而增加寇掠的能力,如此,肯定会加重胡人将来会进取中原的野心。”

  “故与其如此,不如将人都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