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四十二章 人头滚滚,严查隐匿人口_万历佑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随着朱元璋于洪武三十年重设科举后,通过科举获得进士出身的士子渐渐成为了选官的主要对象,国子监连这点好处都没有了,也就不愿意积极做这种得罪地方官吏豪强的义务劳动。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要重设科举,这里且不提,但总的来说,军政分开,让整个帝国分成士大夫官僚体系和军事贵族监督两个体系是这个时代在政治制度上的趋势。

  乃至到了清朝时期,因为清朝是属于少数民族中的贵族勾结汉族大官僚大地主统治中华的王朝,所以,清朝倒是很自然地建立起了士大夫和军事贵族互相监督的两个体系。

  其中,旗人享有特权,属于清朝的军事贵族,但因为人数少,所以基本上只负责监督与重要权力位置的把控,而汉人中的士大夫则负责执行。

  从中央六部有满尚书、汉尚书开始就是这种模式,满尚书负责监督,汉尚书负责做事,甚至在初期,是满洲贵族里的各王公贝勒分别监督各部。

  等到近代化以后,许多国家更是如此,名曰党和政两个体系。

  而现在,朱翊钧贵军也算是让大明政治制度在改良上符合这一趋势,也让太子和张文熙能够在地方上成功解决人口隐匿的问题。

  西苑,侍御司。

  “据山东抚按奏报,山东这次重编黄册后,新增人口达一千七百六十八万人,其中壮丁一千三百九十二万人。”

  这天,王锡爵向朱翊钧奏禀了山东重编黄册后官方所掌握的人口增加情况。

  朱翊钧听后不由得把手往案上一拍,而起身说道:“真正令人瞠目结舌,这些地方上的小官小吏还有富民豪绅竟隐匿了这么多人口!”

  “山东素来富庶,人本来就多,不少还主动迁徙往辽东。”

  “如今能查出这么多被隐匿的人口,也不意外。”

  “只是陛下,由此管窥,倒也能觉察到,随着这些年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执行,再加上新作物和新农耕之技艺的推广,本族人口之增长恐非只是官面上知道的那样多。”

  “而要想让这些人都成为富足之人且自由而不承担徭役重赋之人上人,那就得让更多的番夷来承担这些徭役和重赋,而来供养这些人,甚至纯粹只让番夷为奴还不够,还得让更多番夷比汉人还要勤耕织善生产。”

  “也就是说,大明要想新礼不乱,眼下治国之纲不废,那王化的速度不能说太快,而应该说是太慢了!”

  “到现在,许多南洋之番夷还在烧山耕种、穿兽皮取暖,如此愚昧落后之夷,如何养我汉家亿兆子民?”

  王锡爵说到这里就拱手道:“陛下当慎思之!”

  朱翊钧听王锡爵这么说后点了点头:“卿所言甚是,不只是南洋的番夷,还有塞外的鞑子女直,也大都还只会游牧渔猎,再加上要将他们迁去南洋乃至西洋,就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