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四十九章 新的执政思想,一反三千年传统思维_万历佑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历佑明正文卷第七百四十九章新的执政思想,一反三千年传统思维这老人说后,任勇刚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且出神了一会儿。

  而过了一会儿后,他竟主动起身向这老人躬身行了一礼。

  这老人倒是没有看见。

  这是的他已经转过了身,笑着将杠子搭在肩上,向着洒光漫天的朝阳走了去。

  京师。

  这一天,亦是晴日。

  也向着朝阳而去的朱翊钧,正看着金色阳光下巍峨重重的大明宫阙,往侍御司而来。

  侍御司内本就富丽堂皇,在阳光洒进来后,更添华彩。

  朱翊钧在来到这里后,不由得因此驻足一看,随后就坐了自己的帝王位上,身披金光地看向了王锡爵等执政公卿。

  王锡爵、李成梁等执政公卿在朱翊钧来到侍御司后皆站起身来。

  坐而论政已是大明万历朝的传统,所以朱翊钧来后不用再说赐坐,这些执政公卿就坐了下来,开始等皇帝说话。

  朱翊钧虽已年届四十,但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正是春秋正盛之时。

  所以,朱翊钧举手投足间也都有着一个帝王所有的从容之态,而在开始议政时,也是云淡风轻地问道:

  “大明要不要增加负债,适当的寅吃卯粮,这个由元辅提出的观点,诸卿还有没有要说的?”

  原来。

  随着大明在经济学研究方面的深入,且不再讲究遵循传统的治国思想,而普遍认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行的思想成为治国指导原则后,许多专门研究财政的官僚就开始主动提出许多新的理财观点,有官僚开始主张朝廷应该让适当的寅吃卯粮,即后世所谓的适当提高赤字率。

  而这些官僚认为这样可以刺激消费,利于财富的增长,进而实现进一步惠民的目标。

  换句话说。

  这些官僚希望大明的国库不但不应该有节余,反而还应该适当资不抵债,适当的寅吃卯粮。

  而这跟传统的治国理念无疑是大相径庭的。

  须知,在古代,王朝是否处于盛世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国库有多少节余。

  按照传统士大夫的观点,这就一个家庭一样,只要有余财储蓄,才能不担心发生天灾人祸时无法应对,所以在年景好的时候尤其注意要节俭,多积些钱粮,以备度过荒年灾年。

  尤其是在中国这片本就经常会发生各种灾害的土地上,无论是个人和家庭还有整个国家,都是习惯于平时多储蓄,而以备不测。

  甚至,如果谁寅吃卯粮,今天花明天的钱,都会被认为是败家子,是不争气的表现,对于平常人家的子弟则被视为不孝,如果是皇帝,则被视为昏君。

  但现在,因为大明长达三十年改革带来的经济增长,让很多官员开始转变了态度,尤其是高层官僚,由于他们接触到的信息更多,也就开始一反传统的思维,开始认为在眼下的环境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