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0章 孙叔敖问风君_大周守藏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0章孙叔敖·问风君

  翌日。

  风允居在亭间,独自研究礼乐,观阅古籍,以勘舞乐。

  似知晓今日孙叔敖欲来拜见风允,四周之人退避,即使是整日缠着风允的两位公主也不见身影。

  “风君安好,孙叔敖来求见风君。”

  孙叔敖身材矮小,但望之精干,似地里的老农,但眉目之间满是智慧之色,行之规矩,仪态大方。

  风允起身以迎。

  “今日允在此习礼乐,倒是简待孙先生。”

  “哦,哈哈,是叔敖有事相求,怎能劳烦风君呢。”

  孙叔敖直白,一语而定今日之论调。

  两人见礼,相对而坐。

  望向桌面的礼乐之书,孙叔敖似在找话语。

  风允却道:“孙先生可是欲问余治水之事。”

  孙叔敖不拘谨,颔首称是。

  “风君曾经在禹越治理过舜江水患,而在百越治理过彭蠡泽水患,皆完美而成,可见风君对治水之法,研究颇深。”

  “我楚国居长江之南,水患频频,对国民皆不利也。”

  “早先余在楚地视察,竭尽心力寻到楚国芍地为关卡之处,之后建立堤坝,断水截流,以此稳定楚地之水……可。”

  孙叔敖面露愧色。

  “余低估了水力,其堤坝难以支撑,明年夏雨之季,怕是堤溃水崩,大水而侵。”

  闻声,风允发髻间青枝微动,就见一小鼎飞落风允手中。

  “此为余在禹越时治水,所得之禹鼎,其中包含了余勘山测地,星宿定水的过程。”

  风允递出,孙叔敖恭敬接过。

  “至于百越彭蠡泽之水患,其言论屈原有所观,孙先生可带屈原前往……”

  思索一二,风允补道:“余在百越之文,屈原皆晓,应是顾及余,遂少言其文,而多言自己之思。”

  “之后余会告知屈原,知无不言,不必顾及,以便孙先生思治水之法。”

  风允虽对屈原说,他的玄道,人人皆可观之。

  但对于玄门一同的《列国·百越》中,诸如阴阳,五行之策,却不敢透露,遂屈原前往了芍地,也不会将风允的阳策·风泽无神说出来。

  遂屈原有治水之言,而不全面。

  孙叔敖闻言,似想起屈原当初来芍地时,确实有治水之言,但他却以屈原不通水事,而少深究。

  此时闻之,微叹道:“原是如此,怪不得屈礼上士有诸多想法。”

  但又叹道:“风君果真不愿出仕楚国?”

  或许楚君看不清楚,那些楚国的权贵,士大夫们看不清楚,但是孙叔敖却很明白,若是风允想出仕,就不会拒绝这次机会。

  这次机会可是楚君也默许的事情,毕竟芍地之事,过于重要,比之扬粤之地也不弱。

  可这样建立功绩的事情,却被风允拒绝了。

  “余已经出仕过百越国,为一国之相,为相之时就思,为相,是为何?”

  “为一国呼?”

  “为一国民呼?”

  风允细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