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0章 赎罪褒国_大周守藏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0章赎罪·褒国

  荆门之外,风允与楚君告别。

  其后昭阳与子玉恭敬在后。

  更后,则是列兵护卫……

  此番却是风允要出使别国,才能解楚国战事。

  “风子,您让寡人准备的赎罪诏书,已经备好,您出发后,屈原大宰也会尽快备齐赎罪之物。”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褒响之死。

  看似复杂,但如何平息,却也简单——赎罪也。

  赎罪,其债有头,冤有主,杀褒响之罪,自然偿还与褒响之亲,方能道义不失。

  如今,天子与诸侯间以褒响之死攻楚,其来满口道德,但内里,多是为了利益。

  楚国杀褒响,赎罪于褒响之亲,双方和解,才是事已至此的最优解。

  这明明是很简单的道理。

  如此,只要偿还了褒响的罪,那诸侯与天子之间,就少了一层出兵的道义,楚人也因为偿还后,即使无法做到遗忘此罪,但也能缓和愧疚与无奈之情。

  让楚人明白——

  罪应赎之,而非自耗己心,这群所谓的天子六师,并不是他们的债主,真正应该向褒响之亲-褒国赎罪。

  褒国若说明赎罪之物需何,楚国尽力弥补过错。

  褒国莫非要杀尽楚人才能偿还褒响之死的话,那褒国也道德吗?

  莫不是想用此借口,谋楚乎?

  错即改,付之以重而不敢有二也。

  但绝不是以举国灭尽,消此褒响之死。

  ……

  风允将要言的话,都写在了帛书上。

  褒响之死,不罪楚人,而罪君也。

  递于楚君。

  “一定要派遣使节,向至褒国与褒国君主说明楚国欲赎罪,以有之物弥补杀褒响之罪。”

  “在楚国欲赎罪之言传遍诸国后,再以马车拉万金,大道向褒国而去。”

  ……

  风允交代清楚。

  此番行策,光明正大,秉承公正之理,楚国赎罪之情,是楚人全体的意愿,希望褒国国内能商议补偿之事,只要符合道德,国与国之间和平,楚人都全力弥补。

  是战,胜败,皆为国民之苦也。

  “风子放心,寡人必定照此策行,以弥补褒国……就是以养褒人百年为赎罪之条例,我楚也必全力以赴。”

  养褒人百年?

  褒国虽小,但也有二三十万人,其一年口粮至少也是二十万石,方可堪堪供养。

  二十万石,十万金堪堪可购。

  当初风允在百越国行农策,其第一年春,也不过收了三十万石粮食。

  如今,楚君能说供养褒人百年之言,可见只要能挽回民心之德,楚君愿意付出大代价。

  风允抬眸深望楚君,微微颔首。

  “楚君有弥补之心,此策能成。”

  说罢,在楚君的搀扶下,上了一旁的马车。

  “送风子,望风子功成而归。”

  风允欲为楚人出使西南两处,以克巴庸两大国。

  只要巴庸两师退去,楚国就能以汉水,挡住天子其余四师。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