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章 《异人书》_大周守藏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章《异人书》

  武正士惹恼宗伯,违背了礼制规矩,风允当面求情,这是为仗义。

  家中兄长遗子求兵书,风允思其恩而允之,这是为仁义。

  仁义仗义,在这大周,墨家儒家未出之时,却是古怪。

  仗义者,多是游侠之辈。

  而仁义……大周讲礼,虽然有亲属关系,但更多是士大夫之间,庶民间连姓氏都少有,何谈亲属,何谈仁义。

  何况再看士大夫,这亲属间的仁义也有礼来约束,天子的儿子只有嫡子是天子,其余是诸侯。

  诸侯的嫡子是诸侯,其余是大夫……

  如此循环,不是嫡系的后辈,终将沦为庶民。

  亲属的仁义,只存于礼制当中。

  风允这一脉也是这般,虽是风氏,但他因为这嫡长子继承制的降爵制度,只是庶民。

  随即,天子也不会亲近庶子,任由其亡。

  这也是周礼的核心。

  毕竟,天下可封的地有限,不可能无限地分封,而人是不断增长的,此消彼长下,必定会造成不稳定的局面,随即,爵位的降低,能有效抑制这一点。

  而嫡子继承制,在这三妻四妾的时代,又是稳定继承的利器,遏制了后裔残杀的局面。

  现在的每一位诸侯国的王,甚至是带有祖上荫蔽的士大夫,都是嫡子,是嫡子继承者的产物,他们自然会拱卫周朝的礼制。

  对于风允这种亲近身为庶民的侄儿,竟然用自己的利益来为其换取机会的行为,实在是不符合周礼。

  虽仁,但不合礼。

  所以宗伯说风允有游侠之气,小善之心。

  尊崇周礼,才是大善。

  而宗伯这个尊礼的人愿意为风允开后门……

  是因为风允是有潜力成为大夫的人,到时风允会再入族谱,以大夫位成为独立的一个旁系,这与宗伯他们同等阶级,所以宗伯会帮助风允,这才是周礼中的仁义。

  或者说是礼义。

  义只存于阶级之中。

  ……

  又是一夜,风允看了一夜的《仪礼》,这一次阅读,风允似乎才真的看到了《仪礼》的背后的思想。

  “以礼制国,以礼束缚于人的行为规范……庶民也并非没有礼,但这个礼叫做刑罚,士大夫享受礼制带来的好处,而庶民,是被刑罚压制,以自己的命,供给士大夫自己的生。”

  “奴隶,就是刑罚的体现,是对庶民的警示。”

  想起庶民也将奴隶,看作低下,不为人的存在,以自己是“自由身”而沾沾自喜,看见奴隶时也高人一等时。

  风允感觉自己似乎看穿了周礼的底层规则。

  明白了周朝的国是什么样的。

  “不过是披着礼乐德行,内里剥削底层的团体罢了。”

  “若国君有德,是因为施德能为他带来更好的收获,若是无德,荒淫无道,这也是礼制下正常的东西。”

  “因为礼,以下克上是不可能的。”

  “国君行礼,只对天子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