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 标准化生产_明末之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旧时单位是无法进行描述的。

  郑瑾笑道:“公子,我还有些提议。如今实验室总共有二十二台蒸汽机,并已安装到各种加工机械上作为动力来源,当然这也是因为众位车工昼夜不停地赶工,这才有了如此的进展。这批蒸汽机全部由实验室的车间制作,虽然方便了各种零件的测试,但毕竟由于分工不明而影响了生产效率,再加上时间紧迫,每种零件只是经过了一些简单的加工工序,因此质量自然也大受影响,虽然后来又有更多的加工机械投入使用,但长此下去也不是解决办法。因此我在想,如果能将一些通用的零件交给专人生产的话,一来可以保证质量,二来也会使得制作效率大为提升,毕竟这些人以后主要从事单一零件的设计与制作,必然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门的研究中去。同时,实验室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尺寸标准,例如轴承只采用有数的几种尺寸,而且其厚度也要进行限制。以后在制造其它机器时,就按此标准执行便是。”

  刘少成听得吃了一惊,郑瑾所说的正是机械加工中的标准化问题。此事刘少成早已考虑过多次,但他思索再三,仍是觉得时机未到。因为要制定机械行业的标准,不只是规定一系列尺寸那么简单,其中涉及到的内容甚多。而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全世界估计也只有这几十台机床,又都集中到这机械厂内,要制定机械加工的标准显然为时尚早,因此刘少成也一直没有提及此事,以前他所说的标准无非也是局限于齿轮的制作,但如今郑瑾主动提出,他也不禁为其想法所震动。

  郑瑾看刘少成一时沉吟不语,以为自己所说有误,心中正自忐忑不安,又听刘少成哈哈笑道:“郑师傅所言极是!标准的制定已是迟早之事,只不过眼下工厂只有二十多台机床,要实现分工制造尚有些困难,极少有人懂得物理学中的计量单位与测量方法,因此这标准要实施起来也有一定难度。不过,随着日后更多的加工机械被制造出来,必然要做到分工明确,同时也要制定一系列的标准。例如车床的制造就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车床厂,而制造车床所用到的轴承便可由轴承厂来提供,这个轴承厂不仅为车床提供轴承,还要负责其它机械的轴承制作。一旦有了可供执行的标准,在设计各种机械时便按照标准参数进行,根本不需要考虑轴承的制作问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先将轴承单独分出去成立一个制造厂,此事马上便可开始。”

  众工匠听了刘少成关于机械制造标准的建议,均觉得如果有了尺寸标准,在机械设计与加工时自然省了不少气力,而且成立专门制造轴承的工厂,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自然要高上许多。一时众人纷纷赞同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