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4章 泥石流 类型片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泥石流类型片

  陈一鸣从回忆里醒过神来,侧头一看,正对上两只囧囧有神的眼睛。

  大壮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改了姿势,身体从沙发扶手上拧着探过来,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看到陈一鸣有了回应,大壮兴奋地问道,“想明白了?咱们怎么搞?”

  陈一鸣一手推开眼前的大脸,“搞屁搞!我说你就信啊?你董事长我董事长?”

  大壮舔着脸笑道,“一鸣,你不知道圈子里现在都怎么传伱,可邪乎了。

  先摘金棕榈大奖,后爆三千万首订,都是闻所未闻的招式,现在你如果对外说要拍个10亿投资的大片,我觉得都有人敢应。

  去年那篇《魔都晚报》的采访最近也被挖出来了,你在里头预测国产喜剧是下一个风口,你知道近期有多少喜剧片立项吗?

  你说,我信!”

  陈一鸣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吧,做公司首先要遵循的,不是行业风向,而是行业规律。

  既然你说了,铂爵现在是一家电影公司,那么咱们就得搞搞清楚,电影行业的规律是什么。”

  陈一鸣起身到办公桌上拿来纸笔,在纸上边画边说。

  “好莱坞已经把商业电影的路径展示得很清晰了,其实很简单。

  一是观众,就是市场上有多少需求,这是行业的上限。

  当前阶段,这个上限我们通过《1951》已经摸得很透彻了,单部影片的极限数据,就是3000万观影人次,9亿票房。

  显然,这是无法复制的,只能作为我们今后决策的背景。

  我们真正可以参考的,是去年52亿的全年总票房,平均一下就是单周1亿的大盘。

  根据目前院线的行业惯例,新片平均上映时间6周,次周票房跌幅40%,首周排片不高于35%,每周平均跌幅7%。

  按此计算,可以得出在上座率不低于均线的情况下,单部电影的基准票房在7000万左右,对应24万观影人次。

  也就是说,立项之初能够得出24万观影人次的预估,才算是一个合格的项目,有启动运作的资格。

  而且,这个24万只是基准线,影院在扩建,观众在增长,明年这条基准线一定会继续上浮,也许是26万,甚至是30万。

  我想,今后我们选择合作的导演,第一个要求,就是对方必须认同这个数学逻辑,绝不能是张口艺术闭口明星、只会打空空导弹的意识流。”

  大壮盯着白纸上的一行行算式,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他从来没想过,搞艺术的导演,立项之初居然要先盘算能卖掉多少张电影票。

  传统认知中,这不该是宣发负责的工作吗?

  这种搞法,哪个导演能服气?

  想了半天都想不通,他抬头看向陈一鸣,后者老神在在,正在滋溜滋溜喝茶。

  “柱爷你接着说,第一是观众,第二呢?”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