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3章 台风眼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3章台风眼

  林枫是港城电视台演员训练班出身的演员,至今已经演了十多年的电视剧。

  众所周知,港圈演员要么就是梁伟辉这样的天赋怪,要么就是林枫这样的电视咖,原因就在于港城没有科班院校。

  林枫的表演具有明显的套路化特征,电影里演主角很难撑得起来,但是做工具人配角则恰到好处。

  唯一的障碍,就是港圈演员的表演技巧有些标准化,与内地科班演员搭在一起时,风格上略显格格不入。

  这种违和感靠林枫自己调整是很难消弭的,因为多年演戏的习惯和环境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刻意地自我矫正只会更加别扭。

  陈一鸣的做法属于反其道而行之,这边让配角给自己加戏,那边把镜头聚焦于主角。

  一方面强迫林枫走出自己的固有节奏,另一方面让观众视线始终在主角身上。

  至于实际效果,可以靠不断的重拍尝试来解决,反正陈一鸣现在经费充足话语权足够,有大把的空间折腾试错。

  原理上其实跟之前“折磨”张子风差不多,不断给林枫施加压力,逼他跳出自己的舒适圈。

  一整天,剧组的车队就在那片草原不停地走走停停。

  塔拉草原足够大,会导致穿帮的车辙印根本不需要置景组复位维护,一个地方遮掩不住,平移几百米换个地方就是。

  巡逻的戏份拍了一个多星期,磨出了林枫的戏感,也磨出了郁南、林庚、林枫三人组的默契。

  其实一起集训小半年时间,郁南和她的十三太保没少排练,只不过练得再多再熟,跟实拍的差距还是不可以道理计。

  就像话剧演出一样,排练一年可能也比不过实演一场。

  一个剧团的一台新戏,往往要巡演到后半程,才会真正磨出巅峰状态。

  陈一鸣对郁南的演技也越来越满意。

  《木兰》是一部大女主电影,郁南是唯一的核心。

  如同台风眼,外部的变化再狂暴,都是以看似平静的风眼为重心。

  然而风眼真的平静吗?恰恰相反!

  魔改版的《木兰》与迪士尼的《花木兰》不同,郁南出道就是成年后的大成版本,不管是武艺还是兵法,都已大有造诣,欠缺的只是发挥能力的舞台,以及陌生环境下的应变。

  这样一来,其实就相当于自我阉割了郁南的一半戏路,放弃掉所有情绪外放的演绎方式,只能走内敛深沉的路线。

  而在电影中,以木兰为核心,有着多个方向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女主角与大部分配角都有对手戏。

  郁南必须演出鲜明的差异感,而且还是在不能充分调动台词、动作和表情的基础上。

  初次巡逻这场戏,时长还不到十分钟,却牵扯到四组人物关系。

  首先是木兰与二林,同乡、同伴、同僚三位一体,属于打小撒尿和泥玩到大的关系。

  然后是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