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3章 预算分配 回本压力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影顺顺利利拍了,成本都由地方上背了,票房再拉跨都不耽误人家大把赚钱。

  招数是真好,可惜《1951》学不得。

  谁让他非得装逼装上天,搞什么一镜到底呢。

  想落真炮弹,就必须选军方掌控下的演习场,否则没人能保证绝对的安全。

  那是真格的荒郊僻壤人迹罕至,谁脑抽去那种地方旅游啊,再说战壕和坑道又没啥好看的。

  最后是预留的制作备用金,500万。

  陈一鸣比较小气,只预留了制作费的10%做备用金。

  别以为500万很多,对于这部《1951》来说一点儿都不多,因为太多支出无法预料。

  比如保险,普通电影人员和设备保险大概只需要制作费的1-2%,但《1951》风险大、设备多,保险费5%都不一定打得住。

  比如拍摄延期,由于设备、车辆的租金是按周计算的,而《1951》全外景一镜到底,为了避免阳光照射下影子位置导致的穿帮,就必须选择阴天拍摄。

  那么问题来了,晴天、雨天或是阴有时有雨这种天气怎么办?

  能怎么办?凉拌!不开机排练,或是开机就当拍花絮呗。

  所以陈一鸣一早就跟二大爷有言在先,他最多保证国庆前把这部电影搞出来,至于6月能不能上映他就不知道了,只有去问老天爷。

  等待天公作美的时候,租赁费可是一刻不停地哗哗在流,因此必须要预留备用金。

  主创、制作占掉了7500万,接下来就是第三大块,剧组的吃喝拉撒,1000万。

  只要是商业大制作,这一块基本上就是总投资的10%,属于大差不差的固定支出。

  然后是第四块后期制作,主要是剪辑、音乐、音效三件套,500万。

  这里不包括特效,因为大片的特效都是随拍随做,甚至是演员进组开拍之前就已经开始做,不像前述剪辑和双音,基本都在封镜之后才启动。

  越是大制作,后期三兄弟的支出就越不便宜,占到10%属于正常比例,陈一鸣分配5%是因为他脑子里有现成的配乐可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下剪辑的占比也可以压低。

  这500万里的大部分费用,都是用在音效上的。

  战争片音效的支出都不会低,《1951》的爆炸戏又多,这钱不花不行。

  最后第五块预留的1000万,就是宣传推广费用了。

  10%的比例很低,甚至远远低于《魔都假日》的30%。

  但陈一鸣也没办法,1亿已经是他所能掌控的最高预算,提到1.5的话回本压力实在太大。

  《1951》是一部战斗场景近乎于零的另类“战争片”,唯一看点也就是所谓的“一镜到底”。

  时下华国观众还是热衷于大片、大场面,能不能接受看起来有些闷的《1951》,陈一鸣也犯嘀咕。

  1亿投资需要4亿票房才能小赚,国内票房收3亿,海外版权卖上1000万坚果币,陈一鸣还是比较有把握的,这样参与投资的三方都能吃到肉。

  如果是1.5亿投资,总票房5亿才能越过成本线,这是大幅打破国内票房纪录的水平,陈一鸣可不敢肖想。

  把赢利可能都压在海外版权运作上,等于风险管理超预期,这是电影立项阶段必须要避免的。

  毕竟《1951》再怎么在技术上玩儿花样,也无法掩盖其底子里的华国立场。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