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章 五个条件 首位出局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都戏剧学院还真是纯靠自己努力,因为他长得毫无明星相,就是个一般人。

  他两个爹做节目时都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不希望李明亮做演员,理由是天赋一般,演不出名堂。

  从他朗诵的父亲《背影》能听出来,嗓音先天条件中等,技巧娴熟,感情充沛,就是没啥特色。

  天赋与努力的倒挂!

  这一点,在与段一宁搭戏时也能体现出来。

  两人演的,正是昨天陈一鸣试镜段一宁的那一段。

  踩雷,分别。

  面对段一宁感染力十足的表演,李明亮从一开始就失掉了节奏。

  他的应对非常科班程式化,第一主角在他的演绎下,十分顺畅地沿着“傻根儿”的方向一去不复返。

  表演模板的储备倒是挺丰富,表情、肢体与台词配合得也很到位,说明私底下的练习非常刻苦。

  可惜受限于年龄和阅历,达不到“中端戏骨”的松弛状态,节奏上始终绷得很紧。

  陈一鸣看得出来,段一宁很给后辈机会,试图通过节奏变化来带动李明亮放松。

  然而李明亮的功力太浅,做不到一边即兴表演,一边接收到段一宁给出的信号。

  他始终踩着一个节奏,按照自己提前设计好的套路,一板一眼地往下演。

  偶尔临时改词改动作,已经耗尽了他的心力。

  只给设定,不给台词,全程即兴,陈一鸣的这种试镜方式,对于在校生来说还是有些超纲。

  熬到对戏结束,祥瑞开始提问。

  问题也很简单,先把之前录像资料里的问题再重新问一遍,确认李明亮认可6-9个月的档期完全由《1951》支配,同意剧组关于体验生活、排练、拍摄等一切安排。

  接着常规地询问一下,对传令兵这个角色的认识,人物创造的内在逻辑。

  李明亮的回答配得上他的努力,案头工作做得很细。

  他的回答让段一宁都不断点头,因为陈一鸣昨天并没有向他解释过传令兵这个角色的设定。为什么设定为农村少年,为什么是木讷的个性,设定他之前去过前线的合理性在哪里,等等。

  李明亮结合半岛战争的真实战史,差不多一一解答了这些问题,同时也把自己的表演逻辑清晰地做了阐述。

  其中提到的一个点,“我军在机动防御阶段支援前线的补充连,是由全国各军区新兵抽调组建的,因此第一主角不说北方话,而是南方口音将更具辨识度。”

  这一点陈一鸣看战史都没有注意到,给他也带去了很大的启发。

  陈一鸣不由得暗暗羞愧,这算不算借着面试的机会偷看友商的PPT啊?

  毕竟他刚在心里做出决定,李明亮出局!

  人家明明那么努力!

  如果他愿意的话,倒是可以考虑留在石指导员手下,作为生还战士的一员露露脸。

  就在李明亮回答完问题,放下心底一直提着的那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