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五六章 打倒昨日之我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后的流言,始作俑者,就是他以为正在“全力维护”圣母皇太后的轩亲王。

  如果晓得了,咳咳,毁三观啊。

  文祥的见解,独到而深刻,曹、许、郭三人,一致赞服。

  李鸿章、瑞麟,都是直接、间接同关卓凡有着非常密切的利害关系的人,而和关卓凡有利害关系的,可不止于李、瑞二位,接下来,其他的督抚,又会如何动作呢?

  还有,朝廷之中,亲贵重臣,原本多在观望,现在,口子――还是个大口子――从地方上撕开了,原本在观望的人,还会继续观望吗?

  风雨欲来啊!

  不对――风雨已经来了!

  气氛变得沉重了。

  过了一会儿,郭嵩焘笑了一笑,说道:“李少荃的‘沥陈国家不可一日无轩亲王仰祈睿鉴事’――这个题目,似乎是脱胎于潘伯寅的‘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左宗棠’――嗯,左季高若晓得了,大约……既以为李少荃拾其牙慧,又以为李少荃将轩邸比之于他左季高,嘿嘿,该得意洋洋了。”

  文、曹、许三人,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沉重的气氛冲淡了不少。

  曹毓瑛含笑说道:“筠公,李少荃既不是拾左季高的牙慧,也不是拾潘伯寅的牙慧,他是拾郭筠仙的牙慧。”

  当年,湖南永州镇总兵樊燮贪纵,得罪了正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幕中的左宗棠,被左宗棠假骆秉章之名拜折弹劾去职。樊燮怀恨在心,以湖南巡抚“一印二主”构陷左宗棠。此案几罗织左宗棠于死地,幸好郭嵩焘全力奔走,替左宗棠上下周旋,才最终化险为夷。

  “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便是郭嵩焘草拟、以潘祖荫名义上奏的折子里的话。因此,曹毓瑛说,李鸿章其实是“拾郭筠仙的牙慧”。

  郭嵩焘摇了摇手,说道:“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微微一顿,神色已变得十分郑重:“我是说,目下,左季高还不晓得这个事儿――轩邸‘自请退归藩邸’,固然不晓得;‘王大臣会议’,也不晓得。”

  又顿一顿,“左季高不晓得,西征大军,更加还不晓得。”

  几位大军机略略一想,果然:电报线暂时只架设到兰州,左宗棠的行辕,已经搬到了乌鲁木齐,从兰州到乌鲁木齐,“八百里加紧”,也要跑七、八天,因此,目下,相关的塘报、信件,都还在兰州至乌鲁木齐的路上,不论是关卓凡“自请退归藩邸”,还是“王大臣会议”,左宗棠和西征大军,确实都还不晓得。

  而且,文、曹、许三人,都明白郭嵩焘的话的重点,其实不在“左季高不晓得”,而是在“西征大军,更加还不晓得”。

  晓得了会如何?

  还用说?军心动摇!

  甚至,自此踌躇不前!

  几位大军机,都觉得情形严重了!

  文祥瞿然而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