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传书_仙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丝毫没有要“诗成泣鬼神,笔落惊风雨”的异象。

  即便他屡屡遁出阴神,观察自己顶上的文气变化,也没有发现文气有任何要增长的迹象。

  本来余休还怀疑这是因为他并未将诗词传播出去,不为人知,所以不得文气。

  但随着修为的进步,他渐渐怀疑这是因为他修行了道法,魂魄已经凝聚成阴神之故。

  皆因此世三道分明,其中文武两道多有合流,仙武两道偶有合流,唯独文道和仙道,二者泾渭分明,不曾听过有人同修两道。

  且在官府口中,世间绝大多数的修道之士都是不法之徒,一旦被识破,便是被浸入粪坑、泼黑狗血,关进大牢中严刑拷问的下场。

  想着此世道士的处境,余休心中思忖:“一旦入道,道士就能拥有夜读书之能;再进一步,将有耳闻则诵之能;更进一步,将有过目不忘之能。”

  余休如今便处于耳闻则诵的境界,且进入晨昏行之后,无须研读三遍,一遍即可将整篇文章记下。甚至当突破至日游境界,他将拥有过目不忘之能,能回忆起前世今生大大小小的事情,再难遗忘。

  “如此能力,若是用来读书钻研,岂不是事半功倍之效?且道士又擅长养生,百年下来,朝堂必将被修道士占据。”

  但现实情况恰好和他思考的相反,不仅朝堂中没有出现修道士,民间的修道士也一直处于被打压的境况。

  正所谓:朝堂之上无道士,道士中多弃书人。

  而余休自己,正是又一个弃文修道之人。

  “想这多作甚?”思考过久,他微微摇头,将心中杂念卸下。

  余休抬头看窗外,暗道:“不早了。”

  夜色早已经浓重,月如残钩,光不落桌。

  他思考了一下接下来的行动,确定无甚纰漏,便提起桌上的竹篮,大步往停尸堂外走去。

  没有骑马,余休提着竹篮,直接用脚赶往县城中。因为修行武道,他并没有觉得劳累,反而感觉活动开了身子。

  等走到县城中,发现街上一片漆黑,只有几家酒店客栈、体面人家,屋中楼中才有灯火,而其他的地方,全都处于一片漆黑之中。

  余休行走片刻,了解到县城中虽然有宵禁,但是街道上并无兵丁或捕快巡逻,只有一个打更的,正慢慢吞吞的在漆黑中敲锣。

  “甚好。”他心中道了句,便提着竹篮,行走在大街小巷中,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其实所谓的行动并非什么大事,只是尽可能的将竹篮中的书页送进各家门缝里面,特别是那些大户人家,一送就是送出好几张不带重样的。

  等送完之后,余休再随手扣一下门,提醒屋内的人家查收。一路下来,他竟像是前世屡屡出没在小旅店中的某种人员。

  不到半个时辰,余休便将竹篮中的纸张都送出去了。

  北郭县的各家各户,基本上都收到《欢喜笔记》残页,街道上、房门上、不起眼处……都有。

  等他提着空竹篮消失在县城后,黑夜中的北郭县也渐渐躁动起来……

  ————————————

  “道子著书某县,时人夜中盗争,各三三两两而已,竟无完本。”——《道论:杂物篇》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