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白骨夜叉观想法_仙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休就着火光看书,一个字也不肯遗漏。等背诵下观想法的全文,再三检验一字不漏,他才开始琢磨其中的奥妙。

  余休在心中暗暗想到:“难怪无眉道士每次修行时,面色都灰败得像是重病之人,原来是以损耗肉身血气的方法在滋养阴神。”

  武者熬炼精血,以精血为强,能强身健体,而白骨夜叉这门观想法却反其道而为之,专注于魂魄阴神,甚至不惜亏损肉身血气。

  想到这里,余休微皱眉头,根据《道书》之中记载的,道士一旦成功凝结阴神,便能用阴神观察肉身,适时地发现并调整肉身状况,进而可以无病无灾寿至九十九。

  但若是以亏损血气的代价修行阴神,别说九十九,恐怕能否活过六十都是问题。

  “这些不想也罢,当务之急还是感悟魂魄,凝结阴神脱体而出,踏入出窍境界。”余休放下心中的遐想,默默参悟起观想法的第一层。

  余休默背再三,又记牢了银箔之上的白骨骷髅图,他没有向无眉道士一般盘坐,而是学着观想法上的骷髅图,双腿结跏趺坐,先将左脚搬在右腿上,然后再将右脚搬到左腿上。

  幸好他的身子才十七,且是虚岁,有较大的可塑性,一番功夫下来,最终得以端正的坐在火堆之前。

  可这时,余休却站起身子,抽出长剑,砍了佛堂中的桌椅,在火堆周边搭建出一个无顶的小棚子。

  人的魂魄极其脆弱,藏在肉身中还好,但若是跳出肉身,就得注意许多事项,不仅忌讳日光,也忌讳风霜雨雪。

  下三品境界的修行,便是一个让阴神逐步适应天地自然的过程。

  挡风的棚子还差一面,虽说堂中风很小,甚至可以说无风,但余休为了保险,还是一脚踢翻罗汉像,将它安放在棚子一侧,为自己遮风挡雨。

  忙完这些,余休的动作还没有停止。

  他拿出钱袋,从中取出一枚最低等的黑铁钱,置于地上,又从火堆中分出一点炭火放在黑铁钱上,再盖上一块湿木。

  潮湿的木头立刻释放出烟气,微微有些呛鼻。余休灭了一旁的火堆,重新结跏趺坐,直面烟气。

  余休做这些功夫,不是闲来无事做,而是在为自己的阴神做下第二道防护。

  人的魂魄第一次脱离身体时,犹如胎儿脱出母体,极度脆弱。此时,风火如豺狼,雷电如虎豹,须得有一定的东西护住阴神,以免出现意外后连救都救不回来。

  而能护住阴神的东西,世间少有,但好在其中的一种又遍布天下。

  此物名曰,香火。何谓香火,尘世间人的祈祷、祝愿、供奉、叩拜、念经……一切之念头的集合体。

  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阴神乃是人之魂魄、念头的聚合体,香火乃是世间凡人念头的聚合体,道士阴神依托于香火之中,就像幼鸟庇护于母鸟翼下。

  余休点燃湿木,则是在模仿徐徐燃烧、释放出烟气的香烛,因为根据《道书》之中的记载,香烛烟气中的芥子颗粒,有稳固阴神之效。

  但单单这样还不够,区区一根香烛、一块湿木,如何能算作香火?只有燃烧在佛堂大庙之中,由众生敬上,受众生念头的香烛,才算得上是香火。

  所以余休又放了一枚钱币在湿木的底下。

  此世钱币又称符钱,非是外圆内方,而是形有八角,如八卦,内里有圆孔,恰好能容纳香烛或绳索穿过。

  天下间承受世人念头最多的东西,莫过于这“八角兄”了。余休“点燃”它,正是为了“点燃”其中的香火念头,以待修行之用。

  ————————————

  ————————————

  “道士修行,或以香烛串钱,或用黄纸裹钱而烧,奇也怪哉!世间焚香祭祖、燃烧纸钱,大抵由此而来。”——《草堂志异:祭祀》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