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一条鞭法_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丈土地,为的就是清查这些被隐没的田产,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的时候,仅仅是部分清查结果,就增加了土地2.8亿亩,由此可见土地兼并有多严重。

  而统一赋役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在一条鞭法推行之前赋役是分开的,除了正常的赋税之外,还有非常多的加派徭役,而名目一多,那些底层官员上下其手的机会自然也就多了。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一条鞭法统一了赋役,简化了徭役,使得各级官吏难以巧以名目,让备受盘剥的百姓,有了一口喘息之机。

  至于最后那条计亩征银这条也很简单。

  在一条鞭法之前,明朝实行是跟唐宋一样的两税法,所谓两税法指的是地税和户税,一年收两次,夏季收一次,秋季收一次。

  赋税并不算高,但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它收税收的实物。

  什么叫实物,就是说比如你是种小麦的,那你交税就交小麦,如果你是养鸭子的,那你交税就得交鸭子上去。

  交这些东西,不但数目繁多,统计麻烦,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赋税还不是朝廷下来给你收,得你自己找人送过去。

  这样一来,这种税法不但麻烦,而且还会损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有些得不偿失。

  所以一条鞭法直接就改革了实物交税,将实物折算成了银两,而且还不用下面百姓去送了,改成让官员下去收,不但方便了许多,在某种程度上还减少了下面人徇私舞弊私自摊派的事情。

  在一条鞭法推行执行,国库年年亏欠,朝廷无钱可用,可在实行一条鞭法之后,仅仅几年的时间,国库就有存银四百万两,由此可见一条鞭法这条路,是确实可行的。

  可问题是,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去执行。

  在张居正死后,万历开始对张居正展开清算,就连张居正的坟都给刨了,更别说他留下来那些执行政策的人了。

  因此张居正主持的变法,在他死后就基本上人亡政息了。

  之后的官员,在一条鞭法之外,大肆增加苛捐杂税,让原本刚缓了一口气的百姓,重新背了无尽的负担。

  这次变法,彻底失败。

  “变法?”

  崇祯听到老朱说变法,有些迟疑的问道:“太祖爷,现在变法,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啊?”

  “咱说的是一般情况下应该变法,你这叫一般情况吗?”

  老朱眼皮子都不带抬的,直接开口嘲讽道:“内忧外患,天灾不断,大明眼看着就要亡你手上了,还想着变法?现在越变亡的越快。”

  变法的本质,就是打击权贵,补给百姓。

  不管谁,只要选择变法,就必须要站到百官和豪强的对立面去。

  而现在的大明,就靠那些官员和豪强撑着呢,现在变法,那些豪强一个不高兴直接反了,到那个时候,大明可能连两年都撑不了。

  “想要变法,手中必须有绝对的实力,你手中现在连支像样的军队都没有了,你拿什么变法?”

  听着老朱满是嫌弃的语气,崇祯心中很是无奈,变法不是您老人家说的嘛,我也没说要变法啊。

  但跟暴脾气的老朱对着干,显然不是一个好选择,所以崇祯很明智的再次转移话题,开口问道:

  “那太祖爷,我大明到底应该怎么救啊。”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