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0.打情骂俏_人人都爱马文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远不远,恰巧出城,又在城外近城的地方,张、黄、朱、江、吴、钱明显不想留客,所以将宴席选在了中午,若是耽搁的久了,城门关了,梁山伯就真的无处可去了。

  县衙派来的车夫显然对梅山别院很熟,路上还很有精神地和梁山伯聊着天,说着以前那位县令如何受六家器重,经常来梅山别院饮酒云云。

  然而到了梁山伯这里,却连个出来迎接的人都没有,还是那车夫看气氛尴尬,去找了相熟的童子,通报了之后,才有人来迎他们入内。

  “得罪,得罪,是我拉着几位管事的聊得太尽兴,耽搁了迎接令长之事……”

  杨勉跟着几位管事出门迎接梁山伯,嘴里说着“得罪”,脸上却有丝得意之色。

  “杨县丞来的好早。”

  梁山伯故意说着,“既然杨县丞也要来,何不一起乘衙门的车过来?”

  “总要先来做些安排,不敢怠慢令长啊。”

  见梁山伯只带了黄皮朱算吏,和那个哑巴一样的侍卫,杨勉满意地点了点头,一一为梁山伯引见。

  梁山伯还算有礼的回应,身边的祝英台听着对方自报家门一肚子鬼火。

  除了张家派了一位大管事,其他五家派来的不过是家中管外务的小管事,这种管事祝家庄也有,大多是与商贾、吏头打交道的,平时连庄主都见不到几次,算不得什么有头脸的。

  只有仰仗这些士族吃饭的营生行当里,会将这些外务管事当一回事。

  宴席过半,张家那位大管事才终于说出了主题。

  “梁县令,不知杨县丞有否告知于你,鄞县之地的百姓三年来,还欠着我等士族不少的粮食?”

  他顿了顿,满脸忧愁地说:“这些粮食都是看在官府作保的面子上才借的,只是这几年鄞县收成都不尽人意,我等主人也无力再行善下去,所以请梁县令来,是想商议看看,能不能让老百姓先还上一部分。”

  梁山伯惊得眼睛微圆,扭过头去就问作陪的杨勉:“怎么,县里还替百姓作保借过粮种?”

  杨勉自然不知道梁山伯已经从其他地方知道此事了,还满脸正义的将这些士族们说成天上有地上无的大好人:

  “这几年年年闹水灾,我们县衙有缴纳赋税之责,即使能赈济也能力有限,是本县富户和士族慷慨解囊,一次次借/种/与民,这才让本地百姓渡过难关,否则……”

  他啧啧摇头。

  “……否则,本县早就是饿殍遍地了啊!”

  “既然是借,可有凭证?”梁山伯问,“可有规定何时还粮,利息几何?有官府作保画押没?”

  对方没想到梁山伯居然对借贷之事如此清楚,纷纷有些意外。

  毕竟听说是会稽学馆里读书的庶人,又是因为下棋才得了推荐来的,本以为不通庶务才对。

  其他几家都面面相觑,说是欠条并没有带在身上,唯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