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百九十三章 见临安_卖报小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有几位实权人物上书弹劾袁雄、秦元道。

  短时间内,各路人马跳出来力保王党,而刑部和大理寺卡着“王党犯官”,审不出结果,也就断了袁雄等人的后续计划。

  审又审不出结果,朝堂上弹劾奏章如雨,官场上开始流传元景帝在秋后算账的流言,当初逼迫他下罪己诏的人,统统都要被清算。

  一时间人心浮动,流言四起。

  这还没完,六科给事中和张行英为首的御史们,宛如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兴奋的上书弹劾,弹劾元景帝狭隘报复,有损皇室体面、皇帝威严。

  给事中最开心的事就是挑皇帝的错,然后写奏折喷他。这代表着他们是忠臣,同时还能迅速出名,在官场、士林博取名望。

  到了第五天,元景帝在寝宫大发雷霆之后,叫停了此事,释放被关押的王党成员。

  袁雄被降为右都御史,原右都御史刘洪接任其位。

  兵部侍郎秦元道气的卧床不起。

  ...........

  这天休沐,全程旁观朝局变化的太子,以赏花的名义,迫不及待的召见了吏部徐尚书。

  东宫,花园里。

  太子坐在凉亭中,抿了一口小酒,问道:“这几日朝局变化令人咋舌,本宫至今没看明白,请徐尚书为本宫解惑。”

  吏部徐尚书既是王党,又是太子的支持者,召他来最合适不过。

  徐尚书穿着常服,吹着花园里微凉的风,带着淡淡的花香,有些惬意的笑道:

  “此事倒没什么大玄机,前阵子,翰林院庶吉士许新年,送来了几封密信,是曹国公留下的。”

  当即,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告之太子。

  太子呼吸略有急促,追问道:“密信在何处?是否还有?一定还有,曹国公手握大权多年,不可能只有区区几封。”

  倘若他能拿到那些密信,势力将大涨,太子之位愈发稳固。

  “微臣也是这般认为,可惜那许七安是魏渊的人........”徐尚书笑了笑,没有往下说。

  太子念头一下子活泛,王党拿不到,不代表他拿不到啊。

  现在想来,临安当初那封信是起到作用的,不然,许七安何必借堂弟之手,把密信转交给王首辅?

  许七安不回信,是在避嫌,毕竟他身份敏感。

  我得去一趟韶音宫,让临安想办法联系许七安,探探口风,也许能从他那里拿到更多密信.........太子只觉得酒水寡淡,屁股如坐针毡。

  耐着性子,又和徐尚书说了会话,把人给送出宫去。

  他立刻转道去了韶音宫。

  ...........

  韶音宫。

  用过午膳后,临安睡了个午觉,穿着单衣的她坐起身,慵懒的舒展腰肢。

  炎炎夏季,衣衫单薄,她虽谈不上胸怀伟岸,但规模其实不小,只是和怀庆一比,就是个杯伤的故事。

  舒展腰肢时,露出一小截雪腻的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