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七十二章 废除徭役_重生明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告。

  大明田赋并不高,如今减免一半也就更低,但这也不算什么,对于农民而言,真正具有大实惠的则是废除徭役。

  为官家免费打工即服几千年来一直是与赋税并重的,但却比后者更不堪忍受。

  服徭役付出免费的劳动不说,还得承担一路上的花销和耽误农时使得自己一年的收成减少,除此之外,没办法让双手在农忙之余去创造更多的财富。

  而朱由校之所以接着大明太祖高皇帝诞辰三百周年之际永久废除徭役,不仅仅是以此乃对庶民施以恩惠以缓解阶级矛盾,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给他们的双手更大的解放。

  在这个古老的农业国家,很多时候农民和工人这两个身份是融合在一起的。

  而现在的大明历经两百余年的发展,商品经济在同时代里已经算是超级发达,如今在朱由校这个现代人的蝴蝶效应下,甚至出现了托拉斯经济。

  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就更加旺盛,财富的增加总是需要人去创造的。

  如果不解放这些可以随时转换为工人身份的农民的双手,那整个大明的商业发展将会受限。

  而废除徭役,虽然从此以后朝廷不能使用免费劳动力进行各类工程的修建,并可能因此因为雇佣民夫而造成更大的工程建设成本。

  但相比解放他们双手后创造出的财富,朱由校让户部的人做过统计,一旦免除徭役,就只整个京畿地区就会有数百万的百姓可以进城干活,并创造上千万银元的价值。

  而且,朱由校让工部尚书霍维华在天启七年开始就试探性的通过雇佣民夫的方式建设工程,让人惊讶的是,因为给民夫的工钱是根据他的单日劳动量来计算工钱高低的,因此,整个工程修建过程中,民夫们的建设热情相当高,毕竟做的越多钱就越多。

  这样一来,工程的修建时期反而大大缩短,成本还因此降低不少,且因为工钱不但跟数量还和质量挂钩,所以工程质量也提高不少。

  今年淮河流域的一次春汛没有酿成大灾就跟在霍维华去年刚雇佣数万民夫在沿岸修建了数公里长的一段河堤有关。

  “废除徭役是划时代的恩赐,唯有在大明,做大明的子民,才能独享此福,感恩吾皇!”

  大明日报主笔张岱在头版头条写下这样的评语。

  百姓们自然是拍手称快,他们就认这种实实在在的好处,朱由校大笔一挥,免了徭役,片刻间就让全天下的百姓知道了他的存在。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筹划今年是不是该进城里谋份工作。

  但大多数士绅官员们却在此刻保持了沉默,他们失去了盘剥的机会,也没办法再以服徭役的名义使用免费劳动力,甚至还失去了可以专门在农忙时间逼迫百姓服徭役而逼得其倾家荡产以夺其田产的机会。

  不过,也没官员提出反对朱由校的举措,朱由校征收商业税还可以被骂成是与民争利,但朱由校现在是免除百姓徭役,也就不能说什么。

  不然的话,全天下的百姓估计也不会原谅他。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些士绅们不知道的是,既然徭役免除了,田赋又降了,那商业税估计就得往上调了。

  这边田赋降低一个点不过少收几百万银元,但商业税这边若多征收一个点却能多几千万银元,不肯吃亏的朱由校自然是要在后者找回在前者的亏损了。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