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95章 阿町!把腿夹紧了!把腰放松!【7000字】_我在古代日本当剑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战术,便是著名的“三段击”。

  “三段击”最早见于中国明朝年间。

  明初大将沐英在平定云南时,在用火绳枪对付叛军的大象等野兽兵种时,有感于火绳枪的射击速度太过缓慢而改进出了“三段击”战术。

  “三段击”顾名思义,就是让士兵站成三排来攻击敌人。

  头顶射击时二列准备,三列装弹,头列射罢穿越二列空隙至最后列,二列上前发射,三列补上二列位置,如此递进发射循环往复,以保弹幕不竭。

  以“三段击”战术为蓝本,还能衍生出“四段击”、“五段击”……

  在日本的战国时代,那个就差一点统一全日本的大名——织田信长也用过类似的“三段击”战术。

  织田信长与当时的强大诸侯——武田家展开战略决战时,就用“三段击”战术给了武田家一记迎头痛击。

  织田信长首先调集了3000挺火绳枪,然后在射手的阵前安置防马栅。

  接着安排士兵三个人一组,让其中射击精度最高的士兵充当射手,其余两个则负责枪弹和火绳的装配工作。

  织田信长就靠着这战术,给了武田军团深刻地感受到啥叫“时代变了”。

  目前,幕府军对这些暴徒所采用的,就是“四段击”战术——射手们排成四列,对这些四散奔逃的暴徒们铺展开毫不停歇的弹幕。

  前有“会津众”、“仙台众”穷追猛打,后有幕府军的铁炮手对他们铺展弹幕。

  这些原本想逃命的暴徒立即像无头苍蝇一般乱作一团。

  ……

  ……

  时间倒转回不久前——

  松前藩,松前城——

  按常理来说,松前城内爆发暴动,应由松前藩的藩府出面平定。

  但松平定信却自个接过了平乱的总指挥权,向松前藩藩府表示——你们什么都不用做,一切交给我来安排即可。

  从藩府那接过最高指挥权后,松平定信迅速传达出命令,要求“会津众”、“仙台众”前去迎击、平定城内的叛乱后,恭立在松平定信身旁的立花询问道:

  “老中大人,只让留守在城内的会津、仙台两藩将士前去平乱,人数会不会太少了一些。”

  立花话音刚落,老中便说道:

  “我当然不会只让会津、仙台两藩的将士去平乱了。”

  “得加一道保险。”

  “立花,你亲自跑一趟,去找稻森。”

  “让他立即派遣一队铁炮手,派遣多少人,由他自个决定,让铁炮手去堵住那些暴徒的后路。”

  “那些暴徒一个也不可放过。”

  “是!”

  立花高喝一声,随后提起下身的袴的袴角,快步自松平定信的房间内退去。

  在立花退去后,房间内仅剩松平定信一人。

  松平定信背着双手,重新缓步走到窗边。

  他这个位置根本就看不到暴动发生的地点,也听不到任何杀戮、打砸的声响,顺着窗户向外

  请收藏:https://m.bg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